马毛姐:渡江特等英雄,毛主席为她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被她“锁”了一辈子
马毛姐是个平凡的英雄,毛主席给她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被她“锁”了一辈子。如今,这位平凡英雄已经92岁,但她依然不改平凡本色,总是认为“光荣是党和人民的,不是我的;奖章是人民给的,不是我的,是人民的”,也时刻铭记着毛主席当年对她的叮嘱:“你这么小的年纪就不怕牺牲,这是非常可贵的。你回到家乡后要好好学习和工作,千万不要翘尾巴啊。”
毛主席对少年儿童的题词最早出现在送给她的笔记本上
今天,很多人也许不会想到,毛主席对少年儿童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早出现在还送马毛姐的一本笔记本扉页上。这8个字有着这样的词语信息: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主席曾经多次就儿童事业题词,发出倡导。1942年4月,毛主席为纪念当时的儿童节这样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北京出版《中国儿童》(现名《中国少年儿童报》)创刊号,毛主席题词:好好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端待举、日理万机中,毛主席仍然念念不忘少年儿童的教育与健康。1950年6月19日,毛主席写信给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营养不足,宜酌增经费。”
1951年9月底,毛主席接见安徽参加国庆的代表团,代表团成员中有渡江小英雄马毛姐。毛主席关切地问她念书情况,还送她一本精美的笔记本,并且在扉页上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后,这8个字的题词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
这背后,关于马毛姐有着这样一段故事:
1951年9月,16岁的马毛姐接到通知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能参加这样的活动,马毛姐心里非常兴奋也非常感动,于是,她收拾行装,跟随安徽“老根据地代表团”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并于9月26日到达了北京。
当天晚上,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设宴,招待进京参加国庆庆典的各省代表团成员。因为参加国庆庆典的各省代表大多数来自基层、都是第一次进京,很多人在心里都渴望能亲眼见到毛主席,所以,当毛主席走进怀仁堂时,被挤在人群中的瘦小的马毛姐,即使踮起脚也没能看到毛主席。也许正是这个原因,马毛姐被安徽代表团推荐为代表,代表安徽人民给毛主席敬酒。
安徽省代表团领导告诉马毛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不能失礼,马毛姐非常高兴,但当轮到她敬酒时,满满的一杯酒,却被紧张的她边走边晃,到毛主席跟前时只剩下了半杯。正当她不知如何是好时,一旁的周总理对着毛主席说:“主席,这就是那位的渡江小英雄啊。”毛主席听后说道:“好啊,我们的小英雄,英雄的酒我一定要喝。”
因为年龄小、身材瘦小,马毛姐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除了参加国庆庆典,在随后的10月3日,中央首长请代表们看戏,马三姐荣幸地被安排坐在毛主席和周总理中间;4日,毛主席专门派车把马三姐接到中南海家中,请她吃家宴。这成了马毛姐生命中极其难忘的一段经历。
在后来的回忆中,马毛姐说:“毛主席请我吃大肥肉,请我吃辣椒。我到毛主席家吃饭,他增加一个蔬菜一个汤,你吃啊,叨肥肉给我。我那时从来没吃过肥肉,毛主席给我,那当然好吃了。毛主席生活也非常朴素的。”(刘飞、汪菲、陈猛《平凡英雄马毛姐》,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专题,2022年2月12日)
席间,毛主席关心地问起了马毛姐学习状况,并问她愿不愿意来北京上学,马毛姐说自己“想家”,已经在安徽的炳辉子弟学校上学了。毛主席没有勉强,临别时,送给马毛姐一个本子,一支笔,并在扉页上题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间是:一九五一年十月四日。叮嘱马毛姐回到家乡后要好好学习和工作,不要翘尾巴。另外,因为马毛姐衣着破旧,还让身边的工作人员为她还做了两套衣服。这一切,让马毛姐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她说,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她一辈子都忘不了。
一回到家,马毛姐就将毛主席的题词用小木箱锁了起来
从北京返回家乡,马毛姐首先把自己在北京的经历告诉了母亲,看着毛主席送的“礼物”,母女俩儿首先想到了的是,用箱子把它们锁上。这一锁,对马毛姐来说就是大半生,而被一起“锁”进了小木箱里的还有她作为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的经历,让她在以后一直甘心做平凡人。
马毛姐,1935年9月生,安徽省无为市马家坝村人。马家坝村是一个长江边的小村子,解放前,这里的村民大多靠捕鱼为生,很多人都有渔船。马毛姐也有一条小渔船,但因为她家兄弟姐妹达8人之多,生活极度贫困。她在家排行老三,前面有两个哥哥。
据说,因为是女孩,父母甚至懒得给马毛姐取名,人们都叫她三姐(还有一说是叫毛姐,因为当时村里人生了孩子,往往以“猫”、“狗”为其取名,图个好养活。今天,很多的宣传材料上讲,马毛姐这个名字是她去北京,见到毛主席后,毛主席给取的。其实,在她去北京之前,就有马毛姐这个名字了——我们看到,1949年第三野战军颁发的“渡江船工光荣证”,她的证书上写的姓名就已是“马毛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