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它不会动吗?
在农用微生物产品推广过程中,经销商、零售商和种植户常问的一个问题:
菌剂是不是不能跟化学农药混用?
我们很早的时候,就告诉大家:现混现用没有问题;可惜,大部分农业从业人员把我们认真搞农业技术的人当成骗子。直到2020年初,拜耳出了一款卓润的微生物菌剂说可以跟化学农药混配使用,整个农业行业界连个质疑的声音都没有,就接受了。这是多么无奈的农业崇洋媚外现象啊。言归正传,今天跟大家科普一下微生物中细菌的运动性,你以为就人聪明,大自然其他生物都是傻的吗?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共性!
1、细菌的运动模式
不只是动物,如大型动物猎豹的奔跑才算运动。在微小生命体细菌的世界中许多成员在进化中也同动物一样获得了运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它们的重要性决不亚于运动对于动物的作用。虽然细菌的个头小,但它们的运动速度却相当惊人,许多细菌每秒钟前行数十微米,逗点弧菌是自然界中运动速度最快的细菌,它每秒钟可向前游动100微米,不能小看这个数字,它相当于细菌自身体长的50倍,而一个人类运动员每秒钟最快只能向前跑约5倍体长的距离,即使猎豹这个数字也只能达到25倍,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菌算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生物。
细菌世界的成员众多,这也导致了它们的运动方式和机制上的许多差异,大部分能够运动的细菌都是依靠自身的运动器官——鞭毛的作用,鞭毛是一种呈波浪形的长长的蛋白丝状物,它附着于细菌的外表,一般长为15—20微米,是体长的数倍,鞭毛非常细,直径大约只有20纳米,在光学显微镜下根本看不见,只有通过特殊的染色使之加粗或者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鞭毛的功能相当于船的螺浆,在水中可以高速旋转从而推动菌体前行。
有趣的是鞭毛主要生长在弧形和杆状的细菌身上,而球形的细菌几乎都没有鞭毛,这大概是由于它们肥胖的体形本身就不太适合运动,大自然干脆就不再让它浪费能量去生成什么鞭毛。所以细菌的另外一种运动方式,就是滑行,又被称为滑行细菌。它们可以在固体的表面滑动。
2、细菌的移动方向-趋利避害
细菌没有眼睛,它们在游动时不是通过视觉而是通过位于体表(细胞膜)的一些蛋白成分的感受器随时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当环境中某处有它们的营养物时,感受器会感知这种物质的浓度梯度,并通过体内的一些蛋白质迅速将指令传递给鞭毛基体,于是细菌大大减少随机翻滚频率并沿着物质浓度梯度向该物质最浓的地带进发;同样的道理,如果细菌感觉到环境中对它有伤害的物质的浓度梯度,它们会远离这种物质。细菌的这种行为在微生物学中称为趋化性,趋化性不仅由营养物质浓度梯度引起,还可以由光强梯度、氧气浓度梯度等这些一切对微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