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文网 趣味知识 会审是什么意思(古代三法司会审制度来历)

会审是什么意思(古代三法司会审制度来历)

会审是什么意思(古代三法司会审制度来历)

三法司会审简称三司会审,是我国古代三法司(三个司法机关)共同审理重大案件的制度。

《商君书·定分》记载:“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后世的三法司即源于此。

汉代时,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为三法司;唐代以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为三法司;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为三法司。

遇有重大疑难案件,由三法司共同审理。比如清代时,凡涉及死罪的重大案件,在京城的由三法司会审,在外省的则须经三法司复核。

会审时,先由俗称“小三法司”的督察院御史、大理寺官到刑部与司员一起会审录问,此俗称“会小法”。

之后,小三法司各自回去向其堂官汇报情况。大理寺堂官(卿或少卿)、督察院堂官(左都御史或左副都御史)再到刑部,与刑部堂官(尚书或侍郎)一起会审犯人,此为“会大法”。

如果三法司意见一致,则将结果汇报皇帝;如果意见不一致,则将各自意见汇报皇帝,由皇帝裁决。

各省上报来的案件,三法司复核时,如意见统一,则结案;意见不统一时,同样上奏由皇帝定夺。

总体而言,三法司会审制度是古人为了避免司法案件中的专权舞弊行为,维持司法审判的公正性而设计的一种制度。就制度本身而言,设计是相当高明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注明:https://www.hdcatcher.com/ckxx/9568.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9600202@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