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B站跟豆瓣上关于独立女性,女权主义的话题又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女性独立这个话题被拿出来说了一万次。话题之所以有持久性的热度。是因为针对这个话题。始终没有达成社会共识。人格独立、精神独立、经济独立;好像已经成为【独立女性】的三大标准。而任何一个标榜自己是独立女性的人,但凡作出任何不独立的事,都会遭到“女权人士”的反对与谩骂。面对这种情况,大家是否会产生疑问,到底什么是女权?
那么这个标准,又是谁定义的呢?
先说一下笔者的结论,女权没有错,但多数“女拳”真的只是被挑唆的牺牲品!
“一开口就知道是老拳师了”、“女拳出击”、“女拳警告”……
女拳又是什么梗?
拳是“权”的谐音,本来都是女权、男权、狗权。后来进行词语的脱敏,因此出现了女拳师。
在这要给大家明确一点。“女拳”是如今最常见的负面话语(类似词语还有“田园女权”),用来对“女权-平权”相关言行进行讽刺、解构。
为什么笔者今天提起“女拳”这事?直接给大家上瓜。
这是某文化公司一名pr的聊天记录。
男人由于私房钱被发到网上嘲笑,你就在评论里写他要是不藏私房钱就不会这样了,说来说去还是歧视女性,然后把一些问题引导在男女对立上,然后写一写文章,关于女性独立自主的文章,男人干的本来就是给女人挣钱花的。一篇文章我要看看写得怎么样,最低八十块钱,评论一块五,不过要更多的是突出欧美男子。
看过聊天记录,细思极恐!
挑唆网民情绪,故意挑起网友的对立,还能赚钱!不知道这位是煽动女权运动来赚取流量,还是以此来攫取政治资本。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女拳师逮谁咬谁的原因了吧!
为什么会出现“女拳”这个物种?
笔者举个例子。就拿现在结婚的必要条件来说,有车有房这是标配,也是择偶与获得交配权(优胜劣汰)的基础。获得交配权后,经济收入、家庭支持、社会地位这些又成了合格丈夫的硬性条件,使得家庭的关系组建成为一种“理所当然”。而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被贴上独立女性的标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女权运动的阵营,全体的极化思维又造成男女的性别对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又一阵地骂战。
“女拳”一边贬低男性、物化男性的支配性,一边又掌握男性物质条件的决定性,于是,这个群体开始慢慢渗透了。这个畸形产物的群体壮大后,“女拳”们就开始以女性的平权作为掩盖“特权”的屏障,不断在男女权责关系的斗争中故意激化矛盾、并由此实现为自身牟取更多利益的消费主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