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文网 奇闻趣事 朝九晚五是什么意思(996工作制是什么)

朝九晚五是什么意思(996工作制是什么)

前段时间996.ICU大火,引发上班族对于工作时长的广泛讨论,996.ICU即为工作 996,生病 ICU。

每天早9点到岗,一直工作到晚9点,每周工作6天,这在目前的一些中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中,十分常见,是盛行的中国式加班文化的缩影。

朝九晚五是什么意思(996工作制是什么)

与之相对应的,是朝九晚五,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朝九晚五”是上班族的代名词。每天早9点上班,晚5点下班,一天工作8小时。

“朝九晚五”是央企国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的工作时间,意思是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一度被认为是“舒服、稳定、福利好”,也常被千禧一代嘲笑为“无聊、死板和一成不变”。

但即使是“一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这样看起来已是高福利的劳动制度,在国内也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

建国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第四章“经济政策”第三十二条这样规定:

“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特殊情况得斟酌办理。人民政府应按照各地各业情况规定最低工资。”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施行的是每周六天工作制,并且关于劳动时间的规定相当复杂。

比如,夏天可以提前两小时下班;每个月可以请三天病事假,工资照拿;随意让工人加班而不算违法,等等。

上世纪80年代,原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平,在国外出差发现,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很多国家都实行每周五天甚至四天半的工作制度。

回国后,胡平向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汇报:“我们国家也实行五天工作制多好。”宋健予以肯定,表示研究中心可以进行研究,看我国是否有条件实行五天工作制。

1987年底,课题组完成了总体报告和21个分项报告,得出了“我国具有缩短工时,推行五天工作制的条件”的结论,建议国家立即制定有关方案逐步推行。

1994年3月,我国试行了“隔周五天工作制”。同时,劳动法的制定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朝九晚五是什么意思(996工作制是什么)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劳动者的工作时长,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其中强调两个“不超过”的工时制度,即: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1995年3月2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国务院第174号令,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决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5天工作制,即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1995年5月1日,劳动法正式施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145个实行五天八小时工作制的国家。

2018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也就是说,八小时工作制是明确的,但每周五天工作日并不体现在劳动法中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注明:https://www.hdcatcher.com/qwqs/10600.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9600202@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