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再三,决定开始做点事情,一是为了磨练自己持续输出的能力;二是为后面的一些想法做一些沉淀;三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切实可行,权当对未来的预判吧。
一、流量从线上转到线下
二、流量投放常态化
三、产品交付取代流量投放的地位,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流量从线上转到线下
互联网流量成本逐年递增是流量形态从线上转移线下的核心原因。不过就目前看,流量成本激增主要还是集中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人口聚集量大,广告资源有限,又是新品牌崛起必争之地,因此竞争较为激烈。
基于本地的线下流量不会过于集中在某个人或者企业的手中,这是政府绝对禁止的,所以走这个赛道基本等于死路;但是基于某个垂直领域的流量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特别是三农以及基础制造业,房产、金融非一线城市更加疲软,互联网开始饱和,但比传统行业依然远超一大截,下一个爆发点是数据驱动发展,按目前的情况来看,各行业尚未意识觉醒,行业优化的数据尚处于萌芽阶段,距离数据驱动企业发展还需要一些时日。
驾校应该属于传统服务型行业,然而目前大多数一线以外的城市,驾校无论是服务品质还是内部管理都存在严重问题。
首先,重利益而轻视责任;其次,过于承诺无法达成,导致产品服务交付品质差;最后,希望转型却困于现状难以迈出。
驾校线下的流量无疑是巨大的,但在过去吃到了时代红利,根本不认为用户重要,数据值钱,流量就显得毫无意义,企业更不愿意花费额外的成本做这些基础的工作,无论是人还是数据。
所以,以前赚钱的驾校,在目前不赚钱的情况下自然坐吃山空,而早就意识问题关键的某些驾校,用赚来的钱不断地去做新的尝试,在尝试中发现新的可能,于是驾校、考场、车辆检测站、二手车交易市场、出租汽车公司、车辆保险这类的集团公司应运而生,成为集团公司以后,虽然规模效应抵御了部分市场风险,日子依然捉襟见肘。集团公司依然没有用户,用户全部拱手让给了教练,然后教练带着这些用户重新开起了驾校,和集团公司成为了竞争对手。
没有数据, 财务一团糟,资金有限使用率低,现金流不充裕,加之不断涌入的竞争对手,瓜分了一大部分市场以后,集团公司负债累累,终有一日不堪重负,宣布破产。
另外一所驾校吃到了时代的红利以后,便开始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最开始最简单的excel表格(年龄、居住地、职业等等),到CRM系统,对学员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刻画出用户的画像,用于锁定用户。凡是符合画像描述的,从潜在客户,到意向客户,再到付费客户,最后裂变客户,建立了统一标准的操作模型,如何去判断,客户的问题如何去回答和引导,最终成交的信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