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文网 生活经验 大虫是什么动物(为什么古代老虎被称为大虫)

大虫是什么动物(为什么古代老虎被称为大虫)

大虫是什么动物(为什么古代老虎被称为大虫)

“虫”这个字,古时读hui三声,甲骨文中是一条蛇的形象。

与“虫(hui三声)”相对的是“豸”,甲骨文里是一只猫的形象。

后来“虫豸”合称,指所有的动物。

比较有意思的是,本来没有脚的“虫(hui三声)”引申指代有脚的动物,而本来有脚的“豸”反而引申指代无脚的动物,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使得这两个字颠倒讹化了。

而“蟲”这个字出现得就比较晚了,要到战国才有,显然是用“虫(hui三声)”造出来的会意字,指众多“虫(hui三声)”,引申指代所有动物。

那“虎”这个字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甲骨文其实就有“虎”字了,形象就是一只长着嘴的老虎,非常形象。

所以,“虎”的叫法应该早于“大蟲”。

“大蟲”的叫法应该起源于中原地带,后来才逐渐向四周辐射。

还有东北人管蛇叫“长蟲”,这都是山东方言的遗留。

《大戴礼记》有: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有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

大戴,就是戴德,梁国人,基本就在河南与山东交界处,“蟲”这种习惯用法应该发源于河南、山东一带。

如此看来,避讳唐代先祖李虎的说法似乎站不住脚,毕竟大戴早在西汉时就已经用“蟲”来称呼动物了。

另外,李白有诗句“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杜甫有诗句“猛虎冯其威,往往遭急缚。”

韩愈有诗句“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

……

唐代诗人写虎的并不在少数,而且用到“虎”字颇多,并不需要避讳,所以避讳一说就无从谈起。

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有一种可能了,中原方言本就习惯称呼动物为“蟲”。

而作为百兽之王,老虎叫一个“大”字也顺利成章,就像蛇要叫一个“长”字。

至于施耐庵作为一个江苏兴化人,为什么非要跟着中原方言叫“大蟲”?

有可能兴华离山东不远,受到山东方言辐射,当地也叫“大蟲”?

也有可能是他参加元末起义,走南闯北学会了这个叫法,正好水泊梁山是山东的事,为了原汁原味就用了“大蟲”的叫法?

或者干脆就是读书人掉书袋,跟着《大戴礼记》叫总没有错吧?

抑或多种原因兼而有之,总之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注明:https://www.hdcatcher.com/rmtt/9842.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9600202@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